
德国是在1941年正式进攻苏联的,而在2年前毛主席就在和王稼祥的闲聊中预测了此事,当时朱德、王稼祥等人都觉得毛主席的预测缺少事实依据,但是仅仅两年后,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向苏联发起进攻。此时王稼祥才对毛主席的精准预测佩服不已,此事记录在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写的书中。
王稼祥
朱仲丽根据丈夫王稼祥生前的描述记录了此事,当时毛主席分析了很多情况,他指出德国闪击波兰的做法很厉害,这是德国想要扩大侵略行动的必须行动,征服波兰后德国必定会将苏联当成最大的对手,德国也肯定会进攻苏联。
当时的苏联在斯大林的率领下发展得很快,其军事实力之强大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而且苏联的兵力总数也达到了惊人的数字。正是因为苏联过于强大,朱德、王稼祥等人认为德国绝不敢对苏联动手,但是毛主席和他们看法正好相反。
毛主席当时说道:“德军闪击波兰只是第一步,德军在一战失败后失去了但泽地区,也失去了波罗的海走廊,这就使得德国领土被这条走廊一分为二,东普鲁士地区彻底和德国本土失去联系,所以德国不闪击波兰拿回但泽地区的话,他们是没有能力动用全国兵力和资源继续其他战争的。”
毛主席先是分析了德国闪击波兰的战略意图,请注意这个时间节点,毛主席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在1939年的12月份,距离德国结束对波兰的战争仅仅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毛主席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上,是没有任何史学家的资料给毛主席参考的,毛主席的战略眼光实在令人敬佩不已。
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德国已经和苏联秘密缔结了一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份秘密协议只有苏联和德国自己清楚,世界上其他国家对此并不知情,毛主席自然也不知道此事。
但是当时毛主席在和王稼祥等人的谈话中提到了一件事情:“德国向四面八方扩张,其本土的资源是绝对支撑不住的,德国向要在战争中保持连续性,那么煤炭和石油就是必须的基础,所以德国一定会在这两方面想办法。”
毛主席的话振聋发聩,在毛主席看来德国和日本在某些情况上类似,两个国家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但是受制于其本国领土面积,这两个国家都会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这一点也在后来得到了验证。
毛主席
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详细整理了毛主席的谈话内容,毛主席谈话中预测了德国一定会进攻苏联,并给出了三个详细的原因。
毛主席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德国和苏联的最终宿命只有战争
首先,我曾很奇怪一件事,为什么毛主席对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能这么了解呢?仿佛这世界是没有事情是毛主席不知道的。1939年的通讯和媒体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毛主席是从哪里获知了这么多的信息呢?
这些问题直到我读了李银桥的回忆录才得出答案,李银桥跟随毛主席长达15年之久,李银桥在回忆录中记载了一件事情,毛主席一生爱书,他的住处时常让人找不到下家的地方,因为毛主席的书太多了,几乎堆满了整个屋子,另外,毛主席无论出于什么环境之下都会想办法收集最新的报纸进行阅读,哪怕在长征时期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毛主席到了某个城镇也会想办法搞几份报纸阅读,所以这些信息能及时获知。
除了报纸以外,毛主席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来讨论国际和国内的战争形势,这个小组的成员都是重量级人物,毛主席是组长,组员有朱德、周恩来、刘少奇、李克农、肖劲光等人,李克农将军在小组中的任务就是收集国际和国内最新的战争情报和消息。
很多的零碎的信息加在一起就可以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报告,但是这样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毛主席总能这样理清千头万绪的事,从中找出最为关键的一些信息。
当时的国际形势极为复杂,德国在占据了波兰大多数领土后,苏联也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部分土地是被苏联瓜分了的,除此以外,英国和法国也站在了德国的对立面,在德国闪击波兰之前,英法两国曾向波兰承诺过:“只要德国入侵波兰,英法都会向波兰提供军事援助。”
然而德国进攻波兰的速度实在太快,英法两国答应的军事援助也成了空头支票,这让英法两国在欧洲的威信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而正在快速发展的美国却一直保持着隔岸观火的态势,他们暂时无意卷入任何战争。
这样的话,英法两国希望能有办法让德国和苏联打上一仗,最好能将美国也卷入其中,而苏联这边时刻保持着对德国的警惕,同时苏联更希望德国和英法两国开战,这样的话自己可以从中获利。
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再次语出惊人,他预测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会先在欧洲继续扩大侵略范围,原因很简单,德国本土位于欧洲,德国如果不先征服本土附近的国家,他就无法保证本土的稳定。试想一下,如果德国在其他大洲开辟战场,英法等国家趁机攻打德国本土怎么办呢?
毛主席
所以在击败波兰的7个月后,德国开始对丹麦和挪威动手,战争的结果没有太多意外,丹麦和挪威抵挡不住德国人的钢铁洪流,很快就被德军侵占。掠夺完丹麦和挪威的资源后,德国终于要向欧洲实力最强的法国发起战争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法国当时的军事实力是超越了英国的,法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强的陆军,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最先进的重武器,当时法国无论是从装备和兵力上来讲都是欧洲最强的军事国家。
可是法国一系列的错误判断最终导致了他们失败,费尽心血建立起的马奇诺防线也成为了一个笑话,德国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法国人举起双手投降了,这里就不具体分析法国战败的原因了。
征服了法国后,德军将目标瞄准了英国,但是英国人从法国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德军虽然高歌猛进占据了英国部分土地,但是没有能达到完全征服英国的目的,不过此战德国依旧收获很大,他们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战略纵深,使得英国转入被迫防御的态势。
这样一来,整个欧洲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向德国动手了,德军可以肆无忌惮在欧洲以外扩大侵略范围了。
其实苏联并不可能完全信任德国,尽管双方缔结了一份所谓的互不侵犯条约。所以苏联在乌克兰边境和波兰等地部署了大量兵力,此举就是为了防范德国。
根据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后来的说法,当时希特勒纠结过要不要进攻苏联,后来德国的另外一位名将伦德施泰特拿出一份报告给希特勒,这份报告显示苏联的军事实力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尤其是苏联国内的生产总值,煤炭、石油、钢铁这些战略物资的产量并不充足,何况那个时候德国有整个欧洲的资源作为支撑,所以希特勒开始准备进攻苏联本土了。
当然,1939年毛主席在预测德国会进攻苏联的时候,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毛主席认为如果德国真的能征服欧洲大多数国家后,苏联在欧洲的利益会受到严重挑战,而德国依靠整个欧洲的资源,他们就具备了和苏联较量的实力,这会导致德军心理上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很可能会像闪击波兰一样闪击苏联,只不过苏联疆土辽阔,德国不可能一下子占领苏联全境。
如果不是看过朱仲丽女士记录的谈话内容,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毛主席的预测竟然是真的。
任弼时
毛主席认为德军未来一定会遭遇能源问题,苏联的能源优势会让德国忍不住动手
在和王稼祥的谈话中,毛主席很有兴致地说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当时任弼时还问道:“苏联并非没有防范,而且苏联的兵力是超过德国的,德国如果真的向苏联发起进攻,这是很冒险的行动,一旦前期的战争就陷入不利的态势,恐怕欧洲各国也会乘势而起,让德国腹背受敌。德国真的敢冒这个险吗?”
任弼时的话问道了一些问题的核心,毛主席点点头说道:
